首页 > 名家档案_ 石晋

石晋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
最近更新:2022-09-20
创建者:华夏巨匠书画院

石晋

()

石晋,1944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早年毕业干江西师范大学,师从许又硕教授、彭友善教授、李柏樵教授。上世纪80年代移居海外,游历于中南美洲和美国,并从事绘画创作。1999年因挚爱中国绘画,为寻找文化归宿而回到北京。2000年进入文化部第六届岩彩高研班,受业于日本多摩美术大学校长市川保道先生。

近年来先后游学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和范扬艺术工作室。从事国画和岩彩画的研究创作和展览活动。

2012年创建石晋艺术工作室。

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位驻校艺术家、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自由画者。


  • 中文名:石晋
  • 出生地:印度尼西亚
  • 国籍:中国
  • 出生日期:1944年
  • 职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位驻校艺术家、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 民族:汉族
  • 主要成就:《中国当代名家画集·石晋》
  • 代表作品:《六祖弘法图》

目录

人物履历

一个举着蜡烛的小和尚面向降龙罗汉,问他如何能获得降伏恶魔的本领,小和尚目光如斯,禅意幽幽,画面中的火焰与光芒恰与岩彩的堆叠形成了强烈的时光穿透力,在古典静谧的氛围中似淡了一世的繁华。这便是《中国当代名家画集·石晋》收录的第一张画《问禅》。

 

石晋先生生于印度尼西亚,游历于中南美洲,后定居于美国。1999年游子回国。辗转的人生经历让他的许多画都充满着人生之禅意,对于他来说,画画就是一种寻找,是一场艰辛又快乐无比的艺术苦旅。

 

国外出生:

中国袓父、荷兰奶奶、日本妈妈

范儿有很多种,有的范儿流于表面,有的范儿是精神气质的流露,初见石晋先生,黄发披肩,牛仔衣牛仔裤很有一种范儿,这种范儿把玩的正是他的人生命运和深厚的艺术底蕴。

1944年,石晋出生于素有千岛之国著称的印度尼西亚,我袓父是中国人,奶奶是荷兰人,妈妈是日本人,我是个纯种混血。新中国成立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大批印尼华侨青年离开印尼投入祖国的怀抱,形成了一股回国大潮,石晋跟随父母也回国了。

少年的石晋因各门成绩均优异,保送上了大学。酷爱绘画的他,选择了美术专业。早年的他,绘画艺术师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许又硕教授、彭友善(超真)教授、李柏樵。文化大革命开始,石晋的绘画梦想也随之消失,进入漫长的人生冬季。等到80年代出国政策一开放,恐政治有变的他匆匆带领全家移居海外,游历于巴拿马、哥斯达黎加、中南美洲和美国,从事绘画工作。

1999年,因挚爱中国绘画,为寻找文化归宿,他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裕生活回到北京。并于2000年进入文化部第六届岩彩高研班,受业于日本多摩美术大学校长市川保道先生。作为一位海外归来的画家,正是这种复杂的人生经历和文化对撞给他带来了蓬勃的艺术生命。

 

“石晋”一名来由:

石晋先生本名欧阳伟,说起石晋一名的来由,却颇有故事。这要从石涛画论说起。

石涛画论中,以一画论为基础,对绘画的道与法、感受与创造、了法和变法分别进行了探讨,论述了绘画创作中法则和自由的统一,继承和创新的统一,整体性和多样性的统一。他的书画艺术对后来的扬州画派及近现代书画家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傅抱石等人均有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傅抱石,他说:余于石涛上人妙谛, 可谓癖嗜甚深,无能自已。遂改名瑞麟抱石。改了自己的还不够,又把他的表弟也是学生许建奎改名为许又石,寓意为又是一个石涛,以此表达追随石涛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中国画的决心。而许又石呢,又将他的学生也是后来的女婿欧阳伟更名为石晋。晋,为晋升、继承发展之意,足见三代艺术家对继承与发扬石涛创新精神的发愿

 

探究岩彩:

探究 中国式表达的岩彩作品

方向感和归宿感始终是艺术家们的灵魂所在。

虽然石晋是个颇为全面的画家,但找到岩彩画才真正成为他艺术之旅的重要拐点。这十多年里,它成了石晋生活的全部,他每天在无与伦比的耀眼的晶体里寻找着快乐,寻找新的表现技法,更寻找绘画变革的突破。

一个长时间困扰着岩彩画家的问题是,岩彩画做为重彩画自二战之后一直在日本盛行,成为日本绘画的主流,中国在重彩画上似乎逃脱不了一种问责就是画得太像日本画了。如何创作出中国式的表达的作品,曾令他困惑。

在艺术主张上,他推崇中国的岩彩画必须学习古典的传统绘画,在借鉴其他画种和赋予以中国文化内涵等方面认真努力。中国的敦煌、克孜尔、永乐宫、法海寺等古典壁画就是岩彩画家重要的学习资源。

由此,他推出了岩彩山水画,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传统,又在视觉冲击上加重了坚硬的质感和体量感。

石晋还看重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国内的人是无法理解一个久居国外的人对中国文化的深深依恋,我爱中国,我爱中国文化,我爱中国画,这种爱我无法语言表达,只有画,把这种苦恋用画表达出来。所以,他一直执着于笔墨简淡的美感与境界,这是他永远挥之不去的乡愁和文化情结。

由此,他创作了岩彩画蓝月亮。蓝白相间的山体,色彩的浓郁、笔触的厚重隐藏着幽闭已久的个人感怀,淋漓尽致地呈现出其纯粹、单纯又质朴的新古典艺术主义的回归。中国著名美术评论家徐恩存对他评价道:以技入境,以心悟道

 

梦回苗乡:

目前,石龙镇又迎来了一件文化艺术盛事——旅美著名画家石晋和5位爱徒在石龙博物馆举办的写生作品联展揭幕,60多幅写生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祖国西南自然风光之美。

画展开幕吸引了不少领导、嘉宾和艺术爱好者到场观看,其中包括公安边防部队士官学校校长冯祖权大校、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罗斌、市文广新局副调研员周汉标、市第三监狱副监狱长谢罗夫、石龙镇委副书记林汝辉、镇委委员王敬波等。一众领导共同为画展剪彩揭幕。期间,旅美著名画家石晋还将特意创作的作品《梦回苗乡》赠送给石龙镇委镇政府,并由石龙博物馆收藏。

王敬波十分希望日后能够有更多中、外艺术名家到龙城演出、办展览,促进石龙的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

据了解,石晋1945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改革开放初期举家移民到美国,1999年因为对祖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而回到了北京,2012年来到东莞创办工作室和书画高研班,致力于推动中国水墨画艺术创新和培养青年艺术家。今年5月他与爱徒深入到祖国西南贵州黄果树天星桥、广西元宝山青山寨等地写生,通过画笔去展现祖国西南风光,人与自然相互结合的美。

旅美著名画家石晋:我们每天只画一幅画,小的作品。大的作品可能要两三天完成,所有作品包括构图、用笔、还有取材、还有渲染,全部在现场完成,回来不再加工,对我们画画而言,画的都是非常优美的地方,能够感动我们的地方,可以让我们其中发现美的地方,充分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而在刚过去的六月份,同是旅美书画名家的王闻善也首度来莞,在石龙博物馆办起个人作品展。对于艺术大师多次莅临龙城办展览,不少艺术爱好者表示大大活跃了龙城文化氛围,实在是大饱眼福的好机会。

市民:我本人对书画水墨比较感兴趣,我看这边的水墨画画得很不错,当然这些(展览)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陶冶我们的眼球,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东西,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市民:能感受一下艺术气氛,我觉得挺好的。(记者 蔡艳君 陈毅德)

 

创办工作室:

在获得艺术肯定的同时,作为当代画家,他不趋时尚、不求闻达,守望着自己的艺术理想与精神家园。他提倡画家一定要潜心学习,打好基本功,盲目追求名利等于慢性自杀。我画的每一幅都是在跟灵魂对话,因为我敬畏它。

2012103日,他在东莞创办石晋工作室即石晋书画高研班,为更多的画家源源不断地提供艺术滋养。

石晋工作室位于运河西路合和大厦内,不大的地方挂满了字画和待修研的习作,麾下现有成员四名:夏新春、卢育华、张俊伟、周成海。他们是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画家,在中国画创作的道路上已小有所成,像夏新春的作品已多次参加省展,并为国际友人收藏,卢育华的作品也被港台民间机构收藏,张俊伟是从事美术教育培训机构的负责人,他的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创办了慧立方雕塑艺术有限公司的周成海在雕塑和绘画艺术上也已进入佳境。

他们的作品都有多次参展的经历,近年来已逐步被认知,走向了大众视野。借助工作室这个平台,他们孜孜以求、彼此影响促进,这或可代表东莞这座新秀城市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所凸显出来的对精神文明的渴求与包容。这正是一个文化艺术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真正土壤。

石晋常常对工作室的画家们说:不畏古人,为之有勇;能容今人,为之有度。在刚刚观看完一次展览后,他发短信给工作室的画家:世间,虚名者众,泥石俱下,鱼龙混杂,吾等当谨记也。

对话

让岩彩画 变得不再陌生

东莞时报:岩彩画是怎样一种书写?

石晋:岩彩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绘画材料,岩彩画是一种以天然矿物晶体颗粒绘制成的作品,用传统画法无法获得皴、擦、染的笔触效果,那些宝石般晶体折射着光的魅力。针对岩彩固有的特性,我在绘画中采用流、冲、叠、撒、刮等技法来实现它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质感。

东莞时报:为什么选择了东莞作为您岩彩画的延展地?

东莞的地域特点很强,在深圳和广州之间,无论气候还是人文环境都很适合作画。让我很高兴的是,这些年岩彩画一直得到东莞人民的喜爱,虽然画家被称为艺术的苦行僧,但也很需要这种艺术认同感。我创办石晋工作室也是为了让更多的画家走进岩彩,让岩彩更多地走入人民生活。 

 

《六祖弘法图》

《六祖弘法图》由7块红砂岩石板组成,每块石板宽90公分,长120公分,整幅画高2.1米,宽3.6米。用这种石板绘制岩彩画是画家第一次尝试,在国内外也是首创,是一次里程碑式的创新。 

画面中共有84个人物,讲述了六祖慧能闻经悟道,作偈明志,承受衣钵,隐居修禅,风幡之议,削发受戒,端州植梅7个故事。完整阐述了六祖慧能从一个普通平民成为禅宗六祖的历程。 

 

北航首位驻校艺术家石晋山水画展:

水墨造境·北航首位驻校艺术家石晋山水画展正式亮相沙河校区艺文空间。展览共展出了艺术家石晋先生近年来创作的山水画近80幅,其中绝大多数为游历写生作品,较为全面地呈现了其在中国山水画艺术领域探索和实践取得的丰硕成果。作品多以湿笔润墨,又不乏经典画家惯用的苔点、米点、勾皴和渲染,布局稠密、笔势纵横、有高有低,有隐有现、有穿插、有交错,充分展现了艺术家的笔墨功力与画作的无穷意境。展览将于2013115日至1117日期间,移师至学院路校区北航艺术馆展出。


获得荣誉

出版著作

《中国当代名家画集·石晋》


作品赏析

  • 石晋作品 1

  • 石晋作品 2

  • 石晋作品 3